⒈ 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引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誄,始鲁庄公。下哀上曰哀策,始汉李尤。相哀曰悲文,始蔡邕。惜幼曰哀辞,始班固。”
悲bēi(1)(形)悲伤:~哀|~鸣|~叹|~喜。(2)(形)怜悯:慈~。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