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路歧”。
⒉ 歧路;岔道。
引《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刘驾《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
⒊ 指路歧人。参见“路岐人”。
引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
《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
岔路。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于路岐。」也作「路歧」
路lù(1)(名)道路:陆~|水~|大~|同~。(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4)(名)条理:理~|思~|笔~。(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8)(名)(Lù)姓。
岐读音:qí岐qí(1)(名)岐山;县名;在陕西省。(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