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夫bǐfū
(1) 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例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英burn;vagrant;a vulgar person(2) 第一人称的谦称
英I⒈ 庸俗浅陋的人。
引《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
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清李渔《蜃中楼·献寿》:“岂学那鄙夫失位把眉顰。”
叶圣陶《穷愁》:“阿松所识,不出里巷鄙夫。”
⒉ 自称的谦词。
引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於此。”
唐李端《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诗:“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见识浅薄的人。
鄙bǐ(1)(形)粗俗;低下:~俗(粗俗;庸俗)|卑~。(2)(代)谦辞;旧时用于自称:~人|~意|~见。(3)(动)〈书〉轻视;看不起:~视|~弃(看不起;厌恶)。(4)(名)〈书〉边远的地方:边~。
夫读音:fū,fú[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末将乃一勇鄙夫,奉圣旨赍送元帅帐下调用,听凭指挥。
愤世嫉俗者一介鄙夫,他的有缺陷的视力,只看到他想看的东西,而不是它们应该的样子。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周围人指责他为鄙夫,很少人与他交往。
山野鄙夫、市井细民爆粗口,没什么好奇怪的,也没什么好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