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嚣陵”。
⒉ 嚣张凌辱;嚣张气盛。
引明无名氏《运甓记·太真绝裾》:“便戮力王朝,怎许把督帅嚣凌。”
清林则徐《批余保纯等呈洋商劝外商节略并义律说帖禀》:“乃全然抹煞正意,专闢旁门,喧夺嚣陵,尚得谓其遵奉告示乎?”
⒊ 喧嚷争竞。
引清方文《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
清赵执信《海鸥小谱·柳梢青序》:“真珠貌及中人,齿亦不卑,然恬雅无嚣陵习,故人多称之。”
⒋ 浮华不实。
引明陈子龙《欣睹旌直之典疏》:“末世嚣凌,人多情伪。”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政事二》:“如果南亩西畴,人无餘力,于耜举趾,日无暇时,则心志自多淳朴,风俗自鲜嚣凌。”
吵闹、喧哗。 【组词】:叫嚣、喧嚣、甚嚣尘上
凌读音:líng凌líng(1)(动)侵犯;欺侮:~辱|盛气~人。(2)(动)逼近:~晨。(3)(动)升高;在空中:~空|~云|~霄。(4)(Línɡ)姓。凌líng(名)〈方〉冰(多指块或锥状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