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躲避战乱。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 汉末避乱江东。”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陈陶》:“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
《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无意之中,却説起一个亲事,是江南叶姓的女儿,避乱随母,依个胞叔,远宦长安。”
逃离乱世。
避bì(1)(动)躲开;避免:~难|~暑。(2)(动)防止:~雷针。
乱读音:luàn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
朱重八卜了几次卦,想看看是避乱好还是投军造反好;但卦意好像是让他自己定夺。
袁术以为东城长,此人辞而不受,南渡居巢以避乱。
熊十力因避乱一路南下,从杭州乘汽轮抵达广州,随行的有幼女熊再光、养女熊仲光和一男仆。
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
携带家眷渡江南迁,长子刘政来到溧水,了解到溧水有中山的别称,自己号中山,祖籍又在河北中山,所以他认为此处“可以避乱,可以桃源”,于是就定居在这里。
卞氏江阴始祖名卞王与,谱称嘉玉公,因当时所居常州一带战事频繁,避乱来到陶城卜居,勤业修行。
关中人士避乱者多依之,茂搜迎接抚纳,欲去者,卫护资送之。
而翟见远并未远走避乱,而是带着对母亲的不舍与对日本兵的仇恨,经过两年的学习后,毅然投入了抗日的革命事业。
如《覆瓿集》卷一《避地惠阳鼓峰用徐心远韵》诗,作祥兴二年二月宋亡之初,时避乱山中,未归东莞。
避乱浙江金华后,她写《题八咏楼》,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