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粗粝的饭食,糙米饭。
引《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礼记·丧大记》:“君之丧……士疏食水饮,食之无筭。”
孔颖达疏:“疏,麄也;食,饭也。士贱病轻,故疏食。麄米为饭,亦水为饮。”
《汉书·王崇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明刘基《旅兴》诗之五:“疏食可以饱,肥甘乃锋刃。”
王闿运《黄淳熙传》:“禁絶胥吏,扶持良弱,县中疎食水饮,二岁大治。”
⒉ 引申为素食。
引宋叶适《赵孺人墓铭》:“而孺人特喜浮屠道,常危坐疏食,食才半掬,滋味甘酸未尝经口,若无飢饱之意。”
⒊ 泛指瓜果。疏,通“蔬”。
引《吕氏春秋·仲冬》:“山林藪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
⒋ 蔬菜和谷类。疏,通“蔬”。
引《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本南夷, 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颜师古注:“疏,菜也。”
粗糙的饭食。
疏shū(1)本义:(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4)(动)疏忽:~于防范。(5)(形)空虚:志大才~。(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7)姓。(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食读音:shí,sì[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