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顿仆


顿仆的词语
顿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跌倒。

引证解释:

⒈ 犹跌倒。

引汉陆贾《新语·本行》:“及閔周室之衰微,礼义之不行也,厄挫顿仆,歷説诸侯,欲匡帝王之道。”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曰:“顿仆,颠倒而僵仆也。”
《新唐书·李渤传》:“时敬宗晏朝紫宸,入閤,帝久不出,羣臣立屏外,至顿仆。”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緑婴在母旁,展足傚之,顿仆而啼。”

网络解释:

顿仆

顿仆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ùn pú,释义:跌倒。
顿仆释义
读音:dùn,dú[ dùn ]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读音:pū,pú[ pú ]

1.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仆人。仆从。

2. 旧谦称“我”。


上一词语:偾仆
下一词语:佃仆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