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裨补助益。
2、犹(.好工具)补充。
1、裨补助益。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且甲,齐贫人,急乃为宦者,入事汉,无补益,乃欲乱吾王家!
《隋书·天文志上》:光武时,则有苏伯况、郎雅光,并能参伍天文,发扬善道,补益当时,监垂来世。
宋欧阳修《序》: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
清《睢州志·名臣·袁可立传》:时方议修筑新旧两城,及一切差徭驿递,调停补益为多。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这不是前人的经验毫无补益于后来人,当然,它有很重大的帮助,但却只能供作参考。
2、犹补充。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苗贲皇曰:搜阅车乘,补益士卒,秣马厉兵,修阵固列,鸡鸣饱食,决一死战,何畏乎楚?[1]
见“补”。
益读音:yì益yì(1)(名)好处(跟‘害处’相对):利~|权~|受~不浅。(2)(名)有益的(跟‘害’相对):~友|~鸟|~虫。(3)(Yì)姓。益yì(1)(动)增加:延年~寿。(2)(副)更加:多多~善|精~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