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cūnxué
(1) 旧时指农村中的私塾
英a village school⒈ 乡村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
引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若石曼卿《红梅诗》:‘认桃无緑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
《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
旧时乡村间的私塾或学校。
村cūn(名)村庄、农民聚居的地方:乡~。
学读音:xué学xué(1)(动)学习:~书法。(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4)(名)指学科:化~|数~|新~。(5)(名)学校:小~|大~。
原来的村学已被新式学校取代。
作为基层教育的形式之一,唐代的乡里村学担负着教化和启蒙教育两方面的主要职责。
这类乡里村学虽因国家明令而设置,实际上却属于特殊意义上的私学,带有官助民办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