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谓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引证解释:
⒈ 谓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参见“呵笔”、“呵冻”。
引元洪希文《春寒无炭》诗:“吟成呵砚冰尚坚,毛颖蹇涩非张颠。”
网络解释:
呵砚
hē yàn ㄏㄜ ㄧㄢˋ
呵砚谓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元 洪希文 《春寒无炭》诗:“吟成呵砚冰尚坚,毛颖蹇涩非 张颠 。”参见“ 呵笔 ”、“ 呵冻 ”。宋后,茅山道观屡遭战乱破坏,徽宗所赐8件珍宝,其中4件不知在何年代失落,另4件尚存,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玉印、玉圭、玉符、呵砚。呵砚,是用特殊石材制作的砚台,长宽高分别为9厘米、4.4厘米、1厘米。此砚小而玲珑,造型奇特,通体晶亮,为砚中珍品。那么,为何叫“呵”砚?原来,人们对砚呵气,砚台即凝有小水珠,继而呵之再三,水滴增大,可研墨,故名呵砚也。
呵
读音:hē,ā,á,ǎ,à,a[ hē ]
助词。用于句尾或语气停顿处。表示惊叹的语气。 【组词】:这组玩具这么贵呵!我实在买不起。
砚
读音:yàn砚yàn(1)(名)砚台:笔~|端~。(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