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青山。
引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⒉ 山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境。
引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白兆山,一名碧山,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读书其下。”
碧bì(1)(名)青绿色的玉。(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
山读音:shān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留园涵碧山房西至间山樨香亭一段,其旁院落也随走廊起伏做成波浪形云墙。
远观,同样具有“水碧山红”的丹崖景致特点。
湖水,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形如新月,其水澄碧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
云映凹晶池,桑绿凸碧山。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一刻钟后,二人来到书院前,回首远望,山峦环绕、水碧山青,美不胜收。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鱼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纪春虽然聪颖,可毕竟年少心性,爬到那高处看远处青葱郁郁,碧山连绵,山下松陵镇仿若一颗松子般被环山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