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bìxuè
(1) 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烈士的血
英blood shed in a just cause⒈ 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引《庄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元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明边贡《谒文山祠》诗:“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
清魏麐徵《于忠肃祠》诗:“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燐。”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三章:“今后自当努力报国,洒碧血于疆场,为国家民族尽孝。”
⒉ 指为国牺牲的精神。
引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题山阴何奕美小像》词:“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
清陈梦雷《拟古十九首序》:“歌以当哭,留碧血於他年;古直作今,续骚魂於后代。”
碧色的血。语本《庄子.外物》:「苌宏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比喻为正义所流的血。元.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碧bì(1)(名)青绿色的玉。(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
血读音:xiě,xuè[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战士们个个碧血丹心,保家卫国。
每个有志青年,都应有报效祖国的碧血丹心。
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
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我自省过,《虎蟾录》其实,是写给自己的书,否则不会有丹心碧血,或者血海问心等篇章。
桃李满园竞芳菲,碧血丹心写未来!
碧血忠躯继爝火,禹甸浩气固金瓯。
和平大业犹赊,贤劳正赖,何竟中道损弃,碧血长空永留恨;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生大地尽含悲。
这一举事,虽死事惨烈,但“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