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地suídì
(1) 不拘何地;到处
例不可随地吐痰英anywhere; everywhere⒈ 顺应地势;就地。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
清梅曾亮《栗恭勤公传》:“河势变迁不常,衝非所防,遂成决口,甎则沿河民窑,终岁烧造,随地取用,不误事机。”
⒉ 到处;不拘何地。
引唐杜甫《漫成》诗之一:“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清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其随地收拾人才之意,是何可一日废也。”
例如:不准随地吐痰。
不拘何地、到处。
如:「好国民不随地吐痰。」
随suí(1)本义:跟从。(2)(介)跟(表示所依据的条件):~着形势的发展;我们更需要更新知识。(3)(动)顺从:~顺|~风转舵。(4)(连)任凭:~意。(5)(动)顺便:~手。(6)(动)像:他举止~他爸爸。(7)(副)随时;表示前后的动作紧接着发生:~叫~到。(8)〈连〉不管;无论:~他去吧。(9)姓。
地读音:dì,de[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他竟然在这众人广坐的场合中随地吐痰,真没修养。
司空见惯-随地吐痰这种陋习在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随地吐痰的陋习在大多数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
教师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学生。
你尽管放心随时随地我随传随到。
随地乱扔果纸屑是破坏市容的不道德行为。
随地吐痰这种陋习在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有人当街随地吐谈,我去阻止,难道是多管闲事吗?
那些人宁愿把垃圾随地一扔,也不愿多走几步把垃圾扔在旁边的垃圾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