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通书


通书的词语
通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书tōngshū

(1) 历书

[.好工具]英almanac

引证解释:

⒈ 通书信。

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宋苏轼《与曾子固书》:“軾负罪至大,苟生朝夕,不自屏窜,輒通书问於故旧之门者。”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己未,余乞假归娶, 杭堇浦前辈,为余通书。”
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当庇能会议决定筹款计画后, 孙即通书美洲。”

⒉ 历书。

引《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罢。”
秦牧《愤怒的海》十六:“俗话有得讲‘家家有一本难念的通书’。”

⒊ 旧时男家通知女家迎娶日期的帖子。 《红楼梦》第九七回:“次日贾璉过来,见了薛姨妈,请了安,便説:‘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飭就是了。’説着,捧过通书来。

引薛姨妈也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

国语词典:

与人互通书信。

网络解释:

通书

所谓“通书”,是一些分类排列的简明百科全书,供给一般人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术知识。这样的书,内容贯通一切,无所不包,寻常又都用颇为通俗的文字写作,所以称为“通书”。
通书释义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读音:shū

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通书近义词
历本,
通书造句

通书上说今天是个吉日,宜出行。

他既道我是外人不该通书帖,又在楼上眼睁睁看我怎的?是他自家招风揽火,怎到打你?

在风水观念逐步渗入民间社会并转化为习惯性的民俗信仰之过程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书的推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很难作定量的研究,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网络环境对流通书库开架借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把乱架率降到最低限度。

这其实就是好人会突然变成坏人的原因,尤其是当它们的价格收费跟非专利药物或普通书籍进行比较时。

潭州人,落科举子,弃文就武,稍通书算,颇有谋略,亦能布阵排兵。

我们已经收到了通书,再过两天就要迎娶了。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出自: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古代精通书画的人大多都会篆刻,也称为摹印,他们作画或写字后都要在作品上面盖上印章。


上一词语:六书
下一词语:聪智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