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车乘的轨辙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划一,天下一统。后因以“车书”泛指国家的文物制度。
引《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唐杜甫《题桃树》诗:“寡妻羣盗非今日,天下车书已一家。”
清黄遵宪《送宍户玑公使之燕京》诗:“唐宋时遣使,车书万里同。”
⒉ 指推行制度。
引宋李杲卿《孟邦雄墓志》:“朝廷得以车书陇右,开拓巴蜀,皆公之力也。”
秦始皇定天下,统一度量衡、车轨宽度及文字等。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用来比喻制度通行于天下。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3. 用水车打水:车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6.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7. 姓。
书读音:shū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