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安gǒu ān
(1)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hAo86.例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英be content with momentary ease and fort⒈ 苟且偷安。
引《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西湖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龚自珍《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苟且偷安。
如:「我们不可只图一时的苟安,必须随时提高警觉,以防敌人偷袭。」
苟gǒu(1)(形)随便:一丝不~|不~言笑。(2)(Gǒu)姓。(3)(连)〈书〉假使;如果。
安读音:ān安ān(1)(形)安定:心神不~。(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6)(动)安装;设立:~电灯。(7)(动)加上:~罪名。(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11)(量)安培的简称。
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在哪个地方,老夫并不介意,老夫只是担心苟安一隅,失却了肩上这份责任啊。
我是少年!我有如炬的眼,我有思想召唤泉。我有牺牲的精神,我有自由不可捐。我过不惯偶像似的流年,我看不惯奴隶的苟安。我起!我欲打破一切的威权。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去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我们高枕而卧、苟安侥幸,等到敌人使我们束手就擒时,我们就能找到有效的御敌办法?
多少年来,止水国积弱无能,苟安一隅,为了保全性命,屡次牺牲国家利益,向诸国求助,甚至不惜割让领土,纳贡献赋。
心所谓危,不敢讳饰,党性犹存,岂能为个人之苟安计”。
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
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
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