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鈇质”。
⒉ 古代斩人的刑具。借指腰斩之罪。锧,垫在下面的砧板。
引《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家驹曰:‘臣不佞,陷君於大难,君不忍加之以鈇鑕,赐之以死。’”
何休注:“鈇鑕,要斩之罪。”
《史记·项羽本纪》:“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
《晋书·齐王冏传》:“言入身戮,义让功举,退就鈇鑕,此惠之死贤於生也。”
元李翀《日闻录》:“古者,斩人必加鍖上而斫之,故曰伏鈇质。”
清黄宗羲《陆周明墓志铭》:“昔李固之死, 汝南郭亮左提章鉞,右乘鈇鑕,诣闕上书,乞收其尸。”
⒊ 星名。
引《隋书·天文志中》:“八魁西北三星曰鈇质,一曰鈇鉞。有星入之,皆为大臣诛。”
《宋史·天文志三》:“鈇鑕五星,在天仓西南,刈具也,主斩芻饲牛马。”
铡刀,用于切草。古代也用为斩人的刑具。
锧读音:zhì锧zhì(1)(名)砧板。(2)(名)铡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