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多志”。博学广记。
引《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礼记·缁衣》:“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
孙希旦集解:“多志,多见而识之也。”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
《新唐书·褚遂良传》:“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遂良所谓多识君子哉!”
多duō(1)(形)数量大:~年。(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6)(副)表赞叹:~幸福啊!(7)(副)表疑问:你有~大?(8)姓。
识读音:shí,zhì[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终于,见多识广的小贩告诉我,往邻村去的方向。
母亲说:"让城里的舅舅参谋着报吧,他见多识广。"。
博学多才的大学生自然是见多识广!
听说你见多识广,那能不能给我讲一讲金字塔是怎么回事吗?
你启迪心性,扣开灵魂的大门。你博学多识,播撒智慧的光芒。你谈吐优雅,绽放慈爱的笑容。你两袖清风,奉献无悔的青春。老师,今天是你的节日,愿你教师节快乐。
按说,近年来“读书无用”的论调广为流传,厅局级干部见多识广,没必要再冒着违规被追责的风险为子女争取“保送生”名额。
他们富有爱心,敢于担当,充满智慧,与时俱进;他们坚毅如铁,柔情似水,博学多识,文质兼美;他们献身教育,热爱生活,执著做事,平淡为人。
饶是以宋凡的博学多识,也未能认出这颗青色果实究竟是何物。
老师不亏是见多识广,一语道清说我是肌肉拉伤了。
川南六盗毕竟是见多识广,深谙‘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道理,因而见此异象也是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