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bǐfēng
(1) 毛笔的尖端
英tip of a writing style(2)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艺术手法及特征
英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3) 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处和书画的用笔
英touch;vigor of style⒈ 毛笔的尖端。
引唐方干《卢卓山人画水》诗:“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⒉ 诗文书画所表露的气势、锋芒。
引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李白《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讽刺的笔锋和刻毒的描写,对于敌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宽恕的。”
⒊ 笔画的锋芒。
引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九》:“《阴符经序》则蔡君謨以为柳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米襄阳论题榜字》:“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笔毫的尖锋。
如:「他的笔锋常带有感情。」
笔bǐ(1)本义:(名)写字画图的用具:(名)写字画图的用具(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3)(动)用笔写出:代~。(4)(名)笔画:“大”字有三~。(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锋读音:fēng锋fēng(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
作者以犀利的笔锋贬斥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
这篇文章针对时事冷嘲热讽,笔锋十分犀利。
接桐先是墨灌笔锋,接着畅心运笔,点墨之间一副美画即成,好洒脱一少年。
他笔锋所至,仍会出现锦词秀句,妙笔生花的胜败。
她的文章气势雄伟,笔锋奔放。
笔锋偷藏七分不忍,将决绝三分烙深。
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一些花纹用肉眼就能看出用毛笔画花纹的笔锋,这就说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毛笔了。
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强,连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他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文人的笔锋,辩士舌锋,武士的刀锋。
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不是“指责土酋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字夹风雷,声成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