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异道而驰。
引《淮南子·说山训》:“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潁出少室,汉出嶓冢,分流舛驰,注於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
《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
颜师古注:“舛,相背。”
唐辩机《<大唐西域记>赞》:“然尚羣言纷糺,异议舛驰,原始要终,罕能正説。”
⒉ 交互。
引《淮南子·俶真训》:“方其为虎也,不知其尝为人也;方其为人,不知其且为虎也。二者代谢舛驰,各乐其成形。”
高诱注:“舛,互也。”
背道而驰。
舛chuǎn(1)〈书〉(2)(名)差错。(3)本义:(动)颠倒;违背。
驰读音:chí驰chí(1)(动)赶马快跑;(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逐|飞~而过|风~电掣。(2)(动)传播:~名|~誉(名声传播得很远)。(3)(动)〈书〉(心神)向往: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