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官吏和绅士。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学租》:“所谓学租及先贤祠堂书院等地,皆官绅损俸貲所购。”
《花月痕》第五一回:“这日痴珠、丹旐啟行,一路俱是官绅及小珠同年,祖送祭席,自玉华宫起,排有数里。”
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凡银行所用之人,皆由公举,不得私荐,责成官绅及诸股董各就所知,保荐才能廉洁之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上海的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
官吏和地方绅士。
官guān(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4)(Guān)姓。(5)(名)器官:五~|感~。
绅读音:shēn绅shēn(1)(名)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2)(名)绅士:乡~。
宜兴民变发生在崇祯六年、七年,是宜兴下层民众自发反抗官绅勾结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性抗争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波及周边府县,影响较大。
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
其时武汉大清军不满三千,士子官绅纷纷逃窜,如果陈玉成长驱直进,武汉指日可下。
明末,传教士在江南所建教堂数量居于全国之首,地方官绅的延引成为天主教发展至江南各地的基础途径。
按泰西各善堂之宏敞,桥梁道路之整齐,一切经费皆拨自官库,藉以养民,官绅合办,故取诸民而民无怨,奉诸公而民不吝焉。
第二,许多对圩区做出卓越贡献的官绅成为圩民祭祀之神。
不过他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蓝湖城大大小小的官绅宗主就没有慕容家不认识的,这么一个小子闯进来大放厥词,扔出去也是看在慕容婉素的面子上。
说完其余的知县官绅都赶紧附和,直夸知府大人仁民爱物。
官绅阶层撰写并散播的反教宣传品,是弛禁初期国人反教思想的重要来源。
一面停了追赃助饷,令各府县勘地征税;一面又听闻有官绅谋为不轨,令所司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