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王莽时货币名。
引《汉书·食货志下》:“﹝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货泉二十五。”
⒉ 泛指货币。
引宋梅尧臣《画真来嵩》诗:“与我货布不肯受,此之毉卜曾非庸。”
元袁桷《吴江重建长桥记》:“兹桥匪脩,涉者益病;召彼耆老,货布莫竞。”
新莽天凤元年所铸的钱币。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
货huò(1)(名)货币;钱:通~。(2)(名)货物;商品:百~|订~|销~|~真价实。(3)(名)指人(骂人的话):笨~|烂~。(4)(动)出卖:~卖。
布读音:bù布bù(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2)姓。(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