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纲纪


纲纪的词语
纲纪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纲纪gāngjì

(1) 治理

英manage

(2) 法律制度

例王室荡无纲纪,甚至下堂而见诸侯。——元·佚名《秦并六国平话》例朝政崩坏,纲纪废弛。——《汉书·王莽传上》英law and legal system

(3) 纲要;提纲

例法言却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切韵·序》英outline

引证解释:

⒈ 大纲要领。

引《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明何景明《赠向先生序》:“君子之治也,设其纲纪,而有其目,与民守之。”

⒉ 法度;纲常。

引《韩诗外传》卷四:“説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
《汉书·礼乐志》:“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於议院,下之於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

⒊ 治理;管理。

引《诗·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汉书·律历志上》:“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
宋司马光《虞部郎中李君墓志铭》:“夫人嫠居二十餘年,抚育诸孤,纲纪家事,大小曲尽其宜。”
《镜花缘》第五二回:“故舜命伯夷典三礼,所以弥纶天地,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雕琢六情,莫不以此节之。”

⒋ 古代公府及州郡主簿。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仕郡为纲纪,以能出守外黄令。”
《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纲纪: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微管之叹,抚事弥深。”
李善注:“纲纪,谓主簿也。教,主簿宣之,故曰纲纪,犹今詔书称门下也。”
《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二年》:“有詔:‘ 王敦纲纪除名,参佐禁錮。’”
胡三省注:“纲纪,综理府事者也。”

⒌ 称管理一家事务的仆人为“纲纪”。亦称“纲纪僕”。

引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六:“﹝智士﹞心鬱然不乐,召纲纪僕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
苏曼殊《绛纱记》:“尔日有纲纪自酒肆来,带英人及巡捕入屋,将家具细软一一记以数号,又一一註於簿籍。”

国语词典:

国家社会的秩序与规律。

网络解释:

纲纪

纲纪,指治理;大纲要领。语出《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纲纪释义
读音:gāng

纲gāng(1)(名)提网的总绳(多用于比喻):~目|提~挈领|~举目张。(2)(名)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领|大~|提~。(3)(名)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鸟、哺乳等纲。纲以下为目。(4)(名)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盐~|花石~。

读音:jì,jǐ[ jì ]

1. 记载:纪年。纪元。纪行(xíng)。纪实。纪念。纪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2. 记年代的方式:一纪(古代指十二年)。世纪(一百年)。

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4. 法度:纪律。违法乱纪。

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纪。

纲纪近义词
法纪,
纲纪造句

韦昌辉,滥庸阃外,大奸似忠,内外蒙蔽,为陛下腹心之蛊也,数年以来,招灾致异,丧本伤元,国家之纲纪废驰,凡此种种。

一群怕老婆的人在一起聚会,商量一个不怕老婆的办法以正一正做丈夫应有的纲纪。

这些商人为了利益,目无王法,祸乱纲纪,早晚会自食其果,遭到恶报的。

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纲纪。崔瑗 

除我自己的几位导师外,我国著名的理论家王元化老师,美学家刘纲纪、周来祥教授,古代文论专家郭晋稀、王文生、牟世金教授等都曾给予指导。

伦常纲纪一直备受传统社会推重。

百司奏事,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决之,遂侍宠弄权,乱纲纪。

庙堂之上,纲纪废弛,卖官鬻爵,导淫诲奸者不可胜数。

如果打着匡正纲纪的大义旗号,张狂放肆一回、并唾骂李林甫一党,看似风险无比,其实并无大碍。


上一词语:法纲
下一词语:纲鉴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