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挹,通“揖”。推辞揖让。
引《北齐书·高德政传》:“魏帝便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
宋洪迈《夷坚丙志·华严井鬼》:“二刘果对坐井上,互举手推挹,为逊让之状。”
⒉ 挹,通“揖”。推重尊崇。
引南朝梁简文帝《赠张讚》诗:“仪表咸推挹,墙仞难窥践。”
《新唐书·杨敬之传》:“见闽人濮阳愿,閲其文,大推挹,徧语公卿间。”
宋刘祁《归潜志》卷十:“李公钦止、刘公光甫皆推挹屏山。”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枚与公絶无一面,蒙其推挹如此。”
推tuī(1)(动)本义:手推的动作。(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4)(动)使事情开展:~动。(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7)(动)推委;推托。(8)(动)推迟。(9)(动)推崇。推选;推举。
挹读音:yì挹yì(1)(动)〈书〉舀:~彼注此。(2)(动)〈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