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鉴裁”。
⒉ 审察识别人、物优劣的才能。
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然託諭清远,良有鑑裁,亦未失高流矣。”
唐刘知几《史通·浮词》:“斯皆鉴裁非远,智识不周。”
宋何薳《春渚纪闻·漆烟对胶》:“令嘏庄敏公之子,所蓄古墨至多,而有鉴裁。”
⒊ 指审察识别人、物的优劣。
引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
宋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诗:“自慙衰病心神耗,赖有羣公鉴裁精。”
清赵翼《酬啬生郡博见赠韵》:“先生鉴裁擅隻眼,苦心肯为披沙拣。”
鉴jiàn(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动)照:水清可~。(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
裁读音:cái裁cái(1)基本义:(动)用刀、剪等割或铰。(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3)(动)除掉;削减。(4)(动)安排取舍。(5)(动)衡量;判断。(6)(名)格式;体制。(7)(动)刎颈。(8)(动)控制;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