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喻贤、不肖。
引《文选·张协<杂诗>之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越 ……瓴甋夸璵璠,鱼目笑明月。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
李周翰注:“郢中之歌有《阳春》、《巴人》二曲,《阳春》高曲,和者甚少,《巴人》下曲,和者数千人,故知能否斯别,亦犹章甫与断髮之异,而贤者与小人不同。”
⒉ 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引宋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清姚鼐《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诗:“孤吟詎比郢中歌,语人真若辽东贡。”
郢yǐng(名)郢都;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
中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歌读音:gē歌gē(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2)(动)唱:~者|高~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