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喫十方”。佛经称八方上下为十方。和尚靠信徒布施,四处化缘度日,故称“吃十方”。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寺僧平时喫着十方,此际料没得有凌波出险、载米上门的了。”
清李渔《意中缘·毒诓》:“我出家人是吃十方的,没有閒饭倒把别人吃去。”
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布施吃不完。”
佛经称八方上下为十方。出家人在各处化缘及靠信徒布施维生,称为「吃十方」。《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只说做和尚的吃十方,看这人倒是要吃廿四方的,莫要理他。」也作「吃八方」。
吃chī(1)(动)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吃、喝):~饭|~奶|~药。(2)(动)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食堂。(3)(动)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靠山~山;靠水~水。(4)(动)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拿车~炮。(5)(动)耗费:~力|~劲。(6)(动)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墨。(7)(动)受:~惊|~一拳。(8)(动)(介)被(多见于早期白话):~他笑话。
十读音:shí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方读音:fāng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