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文溆子


文溆子的词语
文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文叙子"。 2.乐曲名。唐代俗讲僧文溆(或作文叙﹑文淑)善吟经﹐讲唱变文﹐声音婉转动人。因效其声调﹐制成乐曲﹐故名。

引证解释:

⒈ 见“文溆子”。亦作“文叙子”。乐曲名。 唐代俗讲僧文溆 (或作文叙、文淑 )善吟经,讲唱变文,声音婉转动人。因效其声调,制成乐曲,故名。参阅唐赵璘《因话录·角》、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引《太平广记》卷二〇四引唐卢言《卢氏杂说·文宗》:“文宗善吹小管。时法师文溆为入内大德,一日得罪流之。弟子入内,收拾院中籍入家具辈,犹作法师讲声。上採其声为曲子,号‘文溆子’。”
溆,一本作“漵”。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文叙子》:“《文叙子》, 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工黄米饭依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此曲。”

网络解释:

文溆子

文溆子 :wén xù zǐ1.亦作"文叙子"。 2.乐曲名。唐代俗讲僧文溆(或作文叙﹑文淑)善吟经﹐讲唱变文﹐声音婉转动人。因效其声调﹐制成乐曲﹐故名。
文溆子释义
读音:wén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读音:xù

溆xù(名)溆浦;县名;在湖南省。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


上一词语:拓荒者
下一词语:精算师

溆的词语组词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