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铜爵臺”。 汉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与金虎、冰井合称三台。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臺。”
晋陆翙《邺中记》:“铜爵臺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鄴西三臺……中曰铜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间。”
清赵翼《邺城怀古》诗:“霸图开国古漳滨, 铜雀臺高逈入云。”
吕志伊《读史感赋》:“而今立马西陵望, 铜雀臺荒繐帐空。”
⒉ 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妓”。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铜雀台》题解:“一曰《铜雀妓》。’……后人悲其意,而为之咏也。”
引《鄴都故事》曰:‘ 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鄴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臺,臺上施六尺牀,下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朝十五,輒向帐前作伎,汝等时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建一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唐以后也称为「相台」。
铜tóng(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雀读音:què,qiāo,qiǎo[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台读音:tái,tāi[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硝烟四起的三国,忠诚不二的女子,宏伟高大的铜雀台。
而在大成帝国最北方的北平城,张龙带着神秘的铜雀台内囚困的三国英魂们,发誓要一统百族,造就亘古未有的盛世!贾诩“毒士”。
然而许都经过这数十年的治理,虽无如铜雀台般雄伟壮阔的奇楼美景,倒也无出其右。
曹操画像在邺城,曹操建造了著名的铜雀台,在那里乐手及舞女们为他宴请的宾客表演助兴。
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
曹操生来好色,筑铜雀台,欲揽天下美女,他妻妾成群,嫁与她,女子的一生就毁了,公主殿下,你真的想过那样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