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量具。古时用以度量黄钟之管和它的直径。
引《宋史·律历志四》:“十一, 蔡邕铜龠尺,同后周玉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旧五代史·乐志下>后》:“十一,比晋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汉蔡邕铜龠尺, 后周玉尺。”
铜tóng(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龠读音:yuè1.古代容量单位,一龠等于半合(gě)。
2.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箫。
尺读音:chǐ,chě[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