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áo’áo-dàibǔ
(1) 嗷嗷:哀号声;待:等待;哺:哺育,喂养。原意指小(好工具.)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例可奈满城无粮,嗷嗷待哺。——蔡东藩《唐史演义》英cry piteously for food;waiting to be fed with cries of hunger形容饥饿哀号,等待救济。
如:「今后,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与她相依为命。」
嗷嗷:哀鸣声;待哺:等待喂养。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等待母鸡来喂食。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等待救济;援助。
清 戴名世《上刘木斋先生书》:“佣书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续编》)
饥寒交迫、啼饥号寒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嗷嗷待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查看更多
嗷见〔嗷嗷〕。
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急需粮食渡过荒年。
解放前,一遇洪灾,成千上万的灾民衣食无着,嗷嗷待哺,情景十分凄惨。
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嗷嗷待哺的情况。
火山爆发区附近,一片鸿雁哀鸣,嗷嗷待哺的凄惨景象。
一个男人,要有自己的担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该自己承担的事情,决不退却。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上有需要尽孝的父母,你就是家的顶梁柱。
十一年的时间,你已从嗷嗷待哺的婴孩成长为一个可爱少年,其中故事片断足以记录一部书。而今夜,妈妈不想翻阅旧闻,只想与已初具思想品行的你说一说妈妈心中一直想说的话。
她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去了远方。
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她陪着我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当我还只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她就陪着我;当我第一次背上书包走上上学路时,她就陪着我;当我已经历经沧桑离青春岁月渐行渐远时,她就陪着我。
感谢母亲,当我们我们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候,我们通过母亲源源不绝温润甜美的乳汁,获得了成长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