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居gōngchéng-bùjū
(1) 建功已成,谦退而不以自居
英not claim credit for oneself⒈ 原意为任其自然存在,不占为己有。后用来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亦作“功成弗居”。
引《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功成弗居,贤将所难。”
本指顺应自然的存在,不占为己有。语本《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后引申为建立了功劳而不归功于自己。唐.白居易〈与崇文诏〉:「威力无暴,功成不居。」《清史稿.卷四○五.曾国藩传》:「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功成弗居、不矜不伐、戒骄戒躁、不耻下问
居功自傲、功臣自居、骄傲自满
功成不居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居功自傲。
查看更多
功gōng(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成读音:chéng[ chéng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不读音:bù[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居读音:jū居jū(1)(动)住:~民|分~。(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8)(Jū)姓。
王铁人功成不居,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民国成立后,外公功成不居解甲投戈。
他功成不居,不坐御床,深得各朝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拥戴。
航海家博德荣获了国家最高勋章,他却功成不居。他说,航海是集体的事业,没有哪一个人能承受得起大自然的挑战。
革命准备之时游走各方,革命爆发之时当首其冲,革命失败之时承受失败,革命危机之时临危受命,革命成功之时功成不居。
欢迎人群中独不见明夷,引起一些工人兄弟的猜测,颇知内情的人说他这个月老功成不居,做了隐者,有的说他请事假外出了。
宠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
他是一个功成不居的人。
他成功了,但是功成不居。
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守清正节,包含宠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