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引《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
《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
《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祥(王祥 )为三老, 小同(郑小同 )为五更。”
《北史·魏纪三》:“以尉元为三老, 游明根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三老五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老读音:lǎo老lǎo(1)基本义:(形)衰老;年岁大:(形)衰老;年岁大(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5)(形)陈旧:~脑筋|~机器。(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
五读音:wǔ五wǔ(1)(数)四加一后所得。(2)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工尺〕。
更读音:gēng,gèng[ gēng ]1.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2. 经历: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嗣复援照古制,就辟雍养老,创设三老五更;三老知天地人三事,五更知五行更代,并不是有三人五人。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严族实行的是三老五更制度,即就是三名长老,五名更者,他们掌管族中所有事务。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