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声威气势非常壮大。
引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南党人王永求、陈亚龙﹞出营就湘之瀏澧、赣之萍乡谋革命,发难於瀏阳之文家市,有众数万人,声势浩大。”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一章:“要和二柱等人好好商量,深入到群众中去,把情况摸准了,等我们回去后,再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斗争。”
康濯《春种秋收·腊梅花》:“农民们真是理直气壮,声势浩大,拧成一股劲儿,保卫着自己的天下。”
声威气势十分壮盛。
如:「游行的车队声势浩大,引来不少围观群众。」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来。
大张旗鼓、气壮山河、气吞山河、英雄得志、叱咤风云、汪洋大海、轰轰烈烈、大气磅礴、洋洋大观、万马奔腾
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声势浩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声shēng(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四~。
势读音:shì势shì(1)(名)势力:权~。(2)(名)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如破竹。(3)(名)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4)(名)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局~。(5)(名)姿态:手~。(6)(名)雄性生殖器:去~。
浩读音:hào浩hào(1)(形)浩大:~繁。(2)(形)多:~博|~如烟海。
大读音:dà,dài[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声势浩大的游击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过来。
国庆节那天,首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他们一行人,声势浩大地下乡去了。
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一场声势浩大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在全市开展起来了。
我军在某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
声势浩大的"扫黄"运动,荡涤着文化市场上的污泥浊水。
洪秀全树起太平天国大旗后,天下一呼百应,汇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洪流。
为了抗议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我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国庆阅兵仪式声势浩大,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