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引《史记·酷吏列传》:“禹 ( 赵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絶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后汉书二·东汉尚名节》:“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軻、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 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茅盾《子夜》十:“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杜竹斋抑制着吴荪甫的一意孤行那番话, 杜竹斋竟也已经告诉了荪甫 !”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后多用作贬义词,指某人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清.袁枚《隋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独行其是、独断独行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言听计从、迷途知返、顺风转舵、从善如流、回心转意
一意孤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一yī(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一yī(名)
意读音:yì意yì(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2)(名)心意;愿望:中~|任~。(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孤读音:gū孤gū(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2)(形)单独;孤单:~雁|~岛。(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行读音:háng,xíng[ xíng ]行为举止。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南行、与子偕行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
不久、将要。行将就木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地采取行动。
这事恐得先徵询大家的意见,不宜一意孤行。
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认识你让我好累,失去自我,只因你的霸道,你的一意孤行,你的无理取闹,让我寝食难安,身心疲惫!不知所措!。
你不听群众意见,这样一意孤行,必定失败。
如果你不听大家的劝告,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
穆加贝明白他不能一意孤行。
他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铸成大错。
他一意孤行要去泰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