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然bùyǐwéirán
(1) 然:对,正确。不[.好工具]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轻视意味
英object to;do not approve;consider sth.wrong⒈ 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引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清昭槤《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先是公在上前,尝论準噶尔形势,上不以为然。”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四:“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意。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嗤之以鼻、不敢苟同、满不在乎
五体投地、仰承鼻息
不以为然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
查看更多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以读音:yǐ以yǐ(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2)(介)依:~次就座。(3)(介)因:何~知之?(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以yǐ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为读音:wéi,wèi[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
老师批评了他,但他却不以为然,满不在乎。
大家都劝告张洪,他却不以为然,转身就走了。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小明说吃苹果时一定不要削皮,我不以为然的说:胡说!
他的发言,大家不以为然,反而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我劝告他不要赌博,可他不以为然,不改恶习。
她倏地站了起来,脸色虽然红扑扑的,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尽管世界其他地方对礼貌问题不以为然,礼节仍相当重要。
西方人也许对传统捕猎的减少不以为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也依靠格陵兰冰盖而活。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