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诗礼之训


诗礼之训的词语
诗礼之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引《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云诗礼之训。”

成语解释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云诗礼之训。”

诗庭之训

诗礼之训偏正式;作宾语;指子女遵从父母的教诲。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诗礼之训

诗礼之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ī lǐ zhī xùn,意思是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诗礼之训释义
读音:shī

诗shī(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

读音:lǐ

礼lǐ(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xùn

1.教导;训诫:教~。~话。~词。~了他一顿。挨了一通~。

2.教导或训诫的话:家~。遗~。

3.训练:培~。轮~。军~。

4.准则:不足为~。

5.解释(词义):~诂。

6.姓。

诗礼之训近义词
诗庭之训,

上一词语:诗肠鼓吹
下一词语:十二分星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