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之情shǒuzúzhīqíng
(1) 兄弟间的亲密感情
英brotherliness;brotherly affection⒈ 谓兄弟的情分。
引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明《杀狗记·乔人行谮》:“哥哥可念手足之情,教兄弟到那里去。”
巴金《秋》尾声:“请你念及手足之情,不要因我没有出息,就把我抛弃。”
兄弟间的情分。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中朝人民结下了手足之情。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反目成仇、视同陌路、不共戴天、尺布斗粟
手足之情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手shǒu(1)本义:(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动)拿着:人~一册。(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4)(形)亲手:~抄。(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足读音:zú足zú(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足zú(1)(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2)(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3)(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情读音:qíng情qíng(1)(名)感情:热~|无~|温~。(2)(名)情面:人~|讲~|托~|求~。(3)(名)爱情:~书|~话|谈~。(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中朝人民结下了手足之情。
都说兄弟手足之情!但在分割家庭财产就时用尽心机,坑兄攥弟!在赡养母亲时,不是上班忙没时间,就是身体不适。
这个坏蛋丧尽天良,竟不念手足之情,为了家产,杀害了亲兄弟。
中朝人民的手足之情,将永远载入史册。
我怎么也舍弃不了我们的手足之情。
迪诺将会倾吐出一些天然的手足之情。
我等十三人乃金兰之交,实胜手足之情。
想不到我哥哥是这样的人,我本想见他一面,以慰手足之情,现在也不必再见他了。
吴龙,吴虎两兄弟因家产,早就没了手足之情。
她始终不明白为何杨广要这般不顾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