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引《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稺也,谓之逆。”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其民巧,雕文刻鏤,治宫室,织罽,刺文绣,好治食。”
汉陆贾《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鏤,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
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雕文刻镂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做事。
查看更多
雕diāo(1)(名)猛禽类鸟:老~。(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刻读音:kè刻kè(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3)(名)时间:顷~|立~|即~|此~。(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5)(形)刻薄:尖~|苛~。(6)同“克”。
镂读音:lòu镂lòu(动)雕刻:~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