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结草xián huán jié cǎo
(1)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hAo86.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
英feel deeply grateful till death⒈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引《醒世恒言·白玉孃忍苦成夫》:“大恩未报,刻刻於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既蒙壮士不弃……誓当衔环结草。”
《镜花缘》第三六回:“倘脱虎穴,自当衔环结草,以报大恩。”
亦省作“衔结”。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祈全螻蚁之命,当图衔结之报耳。”
甘簃《辛亥和议之秘史》:“所谓天恩高厚,臣下宜感激零涕衔结以报者,二公何莫不然。”
参见“衔环”、“结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 ( 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 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 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又《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 ……父宝” 李贤注引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华阴黄雀》:“宝 ( 杨宝 )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 :‘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后以“啣环结草”为感恩报德的典故。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啣环结草之报,断不敢忘。”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啣环结草。”
《再生缘》第二二回:“小儿性命皆君救,我只愿,世世啣环结草偿。”
亦省作“啣结”。 明王錂《春芜记·诉怨》:“更为我报讎雪耻,效啣结,敢忘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蒙恩啣结,至於没齿,则人有惭於禽兽者矣。”
《再生缘》第二一回:“荷蒙雨露皇恩重,臣敢不,啣结生生世世间。”
比喻感恩图报。参见「结草衔环」条。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结草衔环
忘恩负义
衔环结草作宾语、定语;指感恩报德。
查看更多
衔(1)(动)用嘴含:燕子~泥。(2)(动)存在心里:~恨|~冤。(3)(动)〈书〉接受;奉:~命。(4)(动)相连接:~接。衔xián(名)行政、军事、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头~|授~。
环读音:huán环huán(1)(名)(~儿)环子:耳~|花~|铁~。(2)(名)环节:基本一~|关键一~。(3)(动)围绕:~绕|~球|~城公路。(4)(Huán)姓。
结读音:jié,jiē[ jié ]1. 系(jì),绾(wǎn ):结网。结绳。结扎。
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蝴蝶结。
3. 聚,合:结晶。结识。结盟。结交。结集。结合。结党营私。
4. 收束,完了(liǎo):结账。结局。结案。结果。结论。归根结底。
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结。
草读音:cǎo草cǎo(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6)(名)草稿:起~|~案。(7)(动)〈书〉起草:~拟。
弟受吾兄厚恩大德,衔环结草也难相报。
但此话从字面意义上就能够知道涵义,根本无需解释,跟衔环结草意义相近。
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等典故和成语,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
乞容辞免,俾洗心涤虑,以效他日马革裹尸、衔环结草之报。
张叔的恩德,只有来世衔环结草报答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德报恩;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人要心存感恩之情。
衔环结草,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友若给我一条活路,贱妾自当为奴为俾,衔环结草,日夜伺候道友赎罪。
有师姐如此热心保护,师弟我真是感激涕零,衔环结草也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方能报答师姐大恩的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