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逵泉之诛


逵泉之诛的词语
逵泉之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针巫氏,使针季鴆之……饮之,归及逵泉而卒。"僖叔即叔牙,成季即季友,皆鲁桓公之子。后以"逵泉之诛"指以弟杀兄。

引证解释:

⒈ 僖叔即叔牙,成季即季友,皆鲁桓公之子。后以“逵泉之诛”指以弟杀兄。

引《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酖之……饮之,归及逵泉而卒。”
《宋书·竟陵王诞传》:“昔周德初升, 公旦有流言之衅; 鲁道方泰, 季子断逵泉之诛。”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荆门遭廪延之戮, 夏口滥逵泉之诛。”
倪璠注:“《左传》庄三十二年云:‘ 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於鍼巫氏,使鍼季酖之。归及逵泉而卒。’ 僖叔、成季,皆桓公之子,以喻邵陵(邵陵王萧纶 )、 湘东(湘东王萧绎 )皆武帝(梁武帝 )子,以弟害兄也。”

网络解释:

逵泉之诛

逵泉之诛的拼音是kuí quán zhī zhū,意为以弟杀兄。
逵泉之诛释义
读音:kuí

逵kuí(名)〈书〉道路。

读音:quán

泉quán(1)(名)泉水:矿~|甘~。(2)(名)泉眼。(3)(名)钱币的古称:~币。(4)(名)姓。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ū

诛zhū(1)(动)〈书〉杀(有罪的人):~戮|伏~|罪不容~。(2)(动)〈书〉谴责处罚:口~笔伐|天~地灭。


上一词语:市场预测
下一词语:两观之诛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