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正心诚意


正心诚意的词语
正心诚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儒家提倡的一种内心道德修养。谓使心术正,意念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引证解释:

⒈ 儒家提倡的一种内心道德修养。谓使心术正,意念诚。

引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説者以为武帝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学问,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渊泉,而后出之。”
《明史·吴伯宗传》:“除国子助教,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説。”
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每逢想到这,太太便赶快正心诚意起来。”

国语词典:

语本《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指端正心术,真诚己意,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内在修养方式。

成语解释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明史 吴宗伯传》:“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

正心诚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正心诚意

正心诚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正心诚意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认为只要意真诚、心纯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为后儒所推崇。
正心诚意释义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读音:xīn

心xīn(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chéng

诚chéng(1)(形)真实的(心意):~心~意|开~布公。(2)(副)〈书〉实在;的确:~然。

读音:yì

意yì(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2)(名)心意;愿望:中~|任~。(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正心诚意造句

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居此时此世,能栖心寂寞,专心为学,探正心诚意之道,非毅力愿力宏大而不可为。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

求明德则正心诚意,始于慎独,遏私欲于将萌,欲德之纯精不杂也。

正直无畏,正气凛然;正义公平,正风名扬;正明公道,正清洁廉;正人君子,正信惟诺;正心诚意,正学修身;正己笃志,正忠孝善。

第一个要点是正心诚意“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

正心诚意、神气冲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

袁穆随即收起两件法宝,拿出紫色绸缎,按照绸缎上的功法开始修炼,正心诚意、神气冲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袁穆按照绸缎所示,一缕缕于“正气诀”。

正心诚意,思无邪,心无私。

只要敞开心绯坦诚相待,用心去交流;相信只要正心诚意待事!


上一词语:至意诚心
下一词语:诚心实意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