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启动车辆启程。比喻事情的发端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8回:“以李彦青一生事业而论,此时还不过发轫之始。”
发轫之始作宾语;指事情的开始。
查看更多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轫读音:rèn轫rèn(名)〈书〉支住车轮不使其转动的木头。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始读音:shǐ始shǐ(1)(名)最初;起头;开始:~祖|从~至终。(2)〈书〉跟“才”相同:不断学习~能进步。
那是中国民间智库发轫之始,仲大军很怀念那个时候的环境,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改革开放、打破旧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景象。
可是,发轫之始,盾构机便遇到了危急情况。
收关之时,开创纪元,发轫之始,鼓舞士气。
纵观世界名城发轫之始,如婴儿茁壮生长,规模与速度惊人;及至风骨渐成,质量与效益逐渐成为百年传承的态度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