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耳顺之年


耳顺之年的词语
耳顺之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人到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辨别真假是非。后为六十[.好工具]岁的代称。

国语词典:

指六十岁。参见「耳顺」条。

成语解释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花甲之年

耳顺之年作宾语;指60岁。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耳顺之年

耳顺之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ěr shùn zhī nián,形容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
耳顺之年释义
读音:ěr

耳ěr(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shùn

(1)(动)本义:顺着。(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6)(动)适合;如意:~心|~眼。(7)(动)依次:~延。(8)(动)顺从:归~。(9)(动)姓。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nián

年nián(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5)(名)时期;时代。(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7)(名)年节。(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9)(名)(Nián)姓。

耳顺之年近义词
花甲之年,
耳顺之年造句

在中国文化中,六十大寿是吉庆的。人在六十岁时即到耳顺之年。

此刻天下豪杰赏脸都大驾寒舍,我李某人万分荣幸,想着在下已经到了耳顺之年,很多事情已经是力不从心,庄上事情都已经交代下去让荣恒去做了。

渡戾大师刚过耳顺之年,留长髯,举手投足满是精干,主持修武的他正在武学大进的时候,威风凛凛。

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国春精神矍铄,说话时更是掷地有声。

不平散人与追魂散人对视一眼,两人霜鬓斑白,一晃眼,见面时双双已过六十耳顺之年,顿感韶华易逝,弹指一挥间,已是半百年身。

耳顺之年过后,他才开始环保事业,那时他风度翩翩,头发开始花白。

年老时,你能想像最炫的谋生方式是?南韩的潜水妇女在耳顺之年,仍冒著生命危险潜入海里寻找食物。

已到耳顺之年的他,此时却不得不顽固不灵。

老军门已过耳顺之年,花白的胡子稀稀疏疏的垂在下巴上,懊恼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的眸子炯炯有神,身板挺的笔直,面上荣光焕发,哪里像是个奔着耳顺之年去的老者,益发显得英武不凡。


上一词语:人之水镜
下一词语:唐顺之传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