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指吉祥之兆。一说, 舜作箫韶,其形制法凤凰之容仪,十管参差,像凤之翼。参阅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箫》。
引《书·益稷》:“《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传:“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餘鸟兽不待九而率舞。”
晋成公绥《啸赋》:“百兽率儛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
唐柳宗元《晋问》:“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於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自魏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
亦省作“凤皇仪”。 《后汉书·崔寔传》:“乐作而凤皇仪,击石而百兽舞。”
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代以为祥瑞的预兆。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自魏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凤皇来仪
凤凰来仪主谓式;作定语;指吉祥的征兆。
查看更多
凤fèng(1)(名)凤凰:龙~|丹~朝阳。(2)(名)姓。
凰读音:huáng凰huáng见“凤凰”。
来读音:lái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仪读音:yí仪(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3)(名)礼物:贺~|谢~。(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5)(Yí)姓。仪yí(名)仪器:~表|地动~。
在新婚宴会上,大家都祝愿新人凤凰来仪,百年和好。
鸟兽跄跄兮凤皇来仪,凯风自南兮喟其增叹。
琴乃人皇伏羲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
他践帝位,黜暗升明,百官德让,以至“凤皇来仪,百兽率舞”,达到了社会和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至治境地。
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
至于那凤凰来仪的向妈妈和月楼的曾妈妈,则也是颇有意味的轻笑着。
耒阳县理事之后,他登上了刘备麾下军师之职,前途也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声嘹亮的凤鸣响彻天宇,他要把凤凰来仪的辉煌证明给天下人看,更要推翻以貌取人的荒谬理论。
,竟引来凤凰来仪,百鸟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
凤凰山是江东市北郊约六十公里处的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传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落在凡间就化为这座镇住四方瑞气的风水宝山。
瑶山之西有桐林,一日,伏羲于林边小憩,忽见凤凰来仪,栖于一梧桐之上,刹时百鸟齐鸣,若仙乐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