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地主(.好工具)之谊 ”。
⒈ 见“地主之谊”。
见“地主之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地主之谊
地主之仪作宾语;用于接待外地朋友。
查看更多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主读音:zhǔ主zhǔ(1)(名)接待别人的人:~人|宾~|东道~。(2)(名)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物~|车~。(3)(名)旧社会中占有奴隶或雇用仆役的人:~从|~仆|奴隶~。(4)(名)当事人:~顾|失~|事~。(5)(名)基督教徒对上帝、伊斯兰教徒对真主的称呼。(6)(形)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次|~队|~峰|~干|~稿|~根|~管|~机|~课|~力|~梁|~粮|~食|~事|~轴|~力军。(7)(形)负主要责任;主持:~妇|~婚|~机|~讲|~将|~考|~帅|~位|~演|~治。(8)(动)主张:~伐|~和|~战。(9)(动)预示(吉凶祸福、自然变化等):早霞~雨|晚霞~晴。(名)对事情的确定的见解:~见|心里没~。(形)从自身出发的:早霞~雨|晚霞~晴。(名)对事情的确定的见解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仪读音:yí仪(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3)(名)礼物:贺~|谢~。(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5)(Yí)姓。仪yí(名)仪器:~表|地动~。
到时候我们会把你们这些太子都支出去假装开会没时间顾及你们,而我会让你尽地主之仪接待他们。
好了,龙兄,夏姑娘,若是不介意便赏我个脸面随我到我族中吧,我也好略尽一些地主之仪。
于是跟着一个仆人去他们给我安排的住处,我本来是想在外面找一个旅馆住下的,但那城主一定要我留下来,已尽他的地主之仪。
当然这必须得感谢我没有刁钻苛求的坏习惯,你才能稍尽地主之仪啊。
阿龙却已开始尽显地主之仪,向我们简单的介绍着盘龙村。
哈哈,你小子又想榨我,本性难移啊,说吧,这次想去哪吃饭?好歹我也是宁波人,离这舟山很近,请你吃饭算是地主之仪。
准提道兄,难得来我东土,确是这般来去冲冲,但请留步,我等也好尽尽地主之仪。
小女子闻岳帅后人来到襄阳,总得尽点地主之仪吧。
本来是应该由你尽地主之仪请我去喝上两杯的,但是。
仙子救命之恩,云空铭感五内,还请仙子移驾前往白府,好让云空一尽地主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