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土龙刍狗


土龙刍狗的词语
土龙刍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做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hAo86.实不相副。

引证解释:

⒈ 土做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实不相副。

引《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微自乞老病求归, 亮(诸葛亮 )又与书答曰:‘ 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芻狗之有名也。’”

国语词典:

泥塑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解释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陶鸡瓦犬

土龙刍狗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土龙刍狗

土龙刍狗,读音tǔ lóng chú gǒu,成语,比喻名不副实。
土龙刍狗释义
读音:tǔ

土tǔ(1)(名)本义:泥土;土壤:黄~|黏~|~山。(2)(名)土地。(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7)姓。

读音:lóng

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读音:chú

刍chú(1)(名)喂牲畜的草:反~。(2)(动)割草:~牧田中。

读音:gǒu

狗gǒu(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土龙刍狗近义词
陶鸡瓦犬

上一词语:瞽言刍议
下一词语:刍荛之见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