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若出一辙


若出一辙的词语
若出一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

引证解释:

⒈ 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

引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国语词典:

行径相同,车辙一致。比喻事物十分相像或在言行举止方面非常相似。宋.岳珂《桯史.卷一.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也作「如出一辙」。

成语解释

辙:车辙。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中宗》:“天下乃钳口绝笔,以成乎同恶相扇之势,此唐、宋之所以亡,与汉末党锢之祸若出一辙也。”

如出一辙、若出一轨

若出一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若出一辙

若出一辙,汉语词语,拼音是ruò chū yī zhé,释义是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若出一辙释义
读音:ruò,rě[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读音:chū

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yī

一yī(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一yī(名)

读音:zhé

辙zhé(1)(名)本义: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2)(名)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3)(名)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这段快板很合~。


上一词语:出门应辙
下一词语:骈兴错出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