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行之惟艰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查看更多
行为举止。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南行、与子偕行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
不久、将要。行将就木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惟读音:wéi惟wéi(1)(副)单单。(2)(副)只是。(3)(助)〈书〉用在年、月、日之前。
艰读音:jiān艰jiān(形)困难:~苦|~深|~难。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实属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烛,虽曰行之惟艰,然勿畏难而苟安也。
但古人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临别唠叨,是期盼各位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定力如磐而行走无疆。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构建新型的中西方关系“知易行难”。
对于环保问题必要性的认知,全球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透彻过,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困难也依然存在。
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笔者以为,要靠他律,“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当然,无论对媒体还是广告监管部门,做到这些其难点往往不在自身、而在环境;“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然此事“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我作文多年,自愧仍是“比竹”耳。
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医药广告违法率虚假率低俗率仍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