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引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 浙人畏之如虎。”
畏:害怕。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人很威严或凶狠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渐人畏之如虎。”
张飞过于凶狠,部下对他畏之如虎
和蔼可亲
畏之如虎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查看更多
畏wèi(1)(形)本义:害怕:害怕(2)(动)畏惧。(3)(动)佩服。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如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现在对于文凭两个字可是畏之如虎。
据说她脾性古怪,喜怒无常,有时善良温柔,配上一副姣好面孔,堪比人间仙子;有时却凶残暴戾,心黑手辣,喜欢吃生肉,堪比地狱恶魔,人人畏之如虎。
餐桌上的十分有意思,面对中国美食,不敢吃的,畏之如虎;不会吃的,跃跃欲试;不想吃的,来者不拒;不厌吃的,大快朵颐。
这种味道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眼前的白富美,对蛇的恐惧,已经到了畏之如虎的地步!要不然也不至于弄出这么浓烈的气味。
他是刘黑闼的弟弟,徐河一战,他被唐将罗艺完爆,对唐军现在是畏之如虎。
前世的叶煌父母为了他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他本人也对相亲畏之如虎,女方的条件太高了,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然而眼前就有个标致贤惠的准媳妇了。
亲爱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不要再倚老卖老,为老不尊,不要让我们看到你们就畏之如虎,想要献出一份关爱都不敢。
装甲雇佣兵的集体观念差点没把郑毅给吓蒙,这么霸气的做法,难怪其它的兵种对装甲雇佣兵都畏之如虎。
虽然上去的艰险更多,但是他相信凭着自己心中的游览图,那些别人畏之如虎的地方,对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黄金荣三个字,这时早已在他心中形成响当当的招牌,在上海滩的小瘪三们心目中,一方面畏之如虎,一方面衷心仰慕。